学会简介
学会简介
中国康复医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于1983年4月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受中国科协领导,是由全国康复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并在民政部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康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康复医学事业和康复医学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力量,担负着促进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促进康复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康复医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等重要使命任务。学会办事机构设在北京。
中国康复医学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群团发展道路,坚持党建强会、学术立会、开放兴会、依章治会,自2017年以来,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2020年被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被中国科协评为“特色创新学会”,先后获“中国科协党建工作先进学会”“全国学会十佳党组织”“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等荣誉。
中国康复医学会大力加强组织体系建设,适应康复医学事业发展需要,建立覆盖服务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分支机构体系,分支机构数量106个,其中工作委员会18个,专业委员会88个。牢固树立会员为本理念,广泛联系吸纳康复及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现有个人会员近12万人、单位会员超600家,对会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为会员提供会员专刊发放、会员日活动、优秀会员推介、会员在线服务、优惠参加学会学术活动和订阅学会主办期刊等多样性特色化服务。
中国康复医学会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学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党建强会品牌活动。从2017年开始,坚持以服务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以志愿、公益服务为原则,以学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为主体,充分发挥学会人才、技术、学术等优势,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深入革命老区、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积极开展以康复医疗服务、康复科普服务、康复培训服务、康复科技服务、康复学术服务、康复人才服务、康复管理服务、康复产业发展服务等八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康复医学服务,线上线下服务群众数百万人次,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千余个。
学会积极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形成以学会综合学术年会为引领,“一带一路”区域高峰论坛为纽带,分支机构学术年会为支撑的三级学术交流体系。学会每年组织各类学术会议两百余场,其中,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一带一路”系列区域康复医学论坛和多个分支机构学术年会被中国科协列为“重要学术会议”;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暨国际康复医疗产业博览会每年举办一届,每届设国际康复主论坛和60余个专业分论坛,现场参会人数过万、线上参会人员数百万,已成为我国康复医学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学会主办期刊10种,其中中国科技核心期刊6种,SCI期刊1种;《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2022年度影响因子为6.1,稳居神经科学Q1分区,步入全球神经科学领域前15%;《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多次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多本期刊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版。
学会积极主动与国际康复学术组织和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1987年加入国际康复医学会,2001年加入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加入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WFOT),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加入国际残疾儿童协会联盟(IAACD)。目前已与12个国际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学会紧盯学科建设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需要,致力完善康复医学培训体系,评审组建了20类、457家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和专科/专病/专项培训基地,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广泛组织继续医学教育,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年均举办培训班300余场次,为广大从业人员学习提高搭建阶梯。
学会聚力加强学术资源与科普资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融通结合,创新工作理念和驱动方式,建立“学会科普部、科普工作委员会、分支机构科普工作组和科普教育基地”四级科普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康复科普工作新格局,推进康复科普事业创新发展。创响“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康复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日”康复系列行动、“科普列车基层行”品牌活动、开设“对话康复”科普栏目,服务人民群众科技和健康素养提高;大力发展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基地总数已达138个,遍布全国30个省区市,有效提高了康复科普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水平。
学会着力加强智囊机构建设和智库产品产出,成立专家委员会并聘请学会顾问,组织团体标准研制、《康复医学指南》系列丛书编撰、《中国康复医学会年鉴》编写等工作,高质量抓好政府委托任务落实,在规范行业建设、促进事业发展、服务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